干垒施工
特点:施工简单快捷,按设计要求进行简单修坡后即可进行施工,能有效大幅度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基本施工步骤如下:
(1)所有的挡土块都应按施工图或现场工程师要求的标高和方向进行摆放。墙背原土体应该用土工布铺设,起到保土滤水的作用。垒后的墙面与设计要求相比在水平和竖直方向每3m误差±3cm;
(2)第一层砌块应放置在垫层(基础)上,第一层砌块必须铺设平整。对放好的砌块进行沿墙纵向平直度和平面水平度检查。为确保墙体的施工质量,第一层砌块的摆放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人员应确保砌块与垫层完整接触。按照墙体放线位置逐一并肩摆放砌块,可通过拉线进行放线。对于弧形挡土墙。检查沿墙纵向的平直度与平面的水平度,若需要则进行调整。锚固(棒)钢筋插入锚固孔(加强孔等)时一定要对好位置,如对不好位置应将块体前后左右移动即可插入;对于墙体内外弧拐角处块体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切割处理;
(3)施工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作业面整理,需要修便道的,便道应能满足施工作业设备顺利通行,保证施工能正常进行。根据设计要求对作业区域进行修坡、支模并浇筑基础;
(4)第一层砌块全部安装好后,可参考下列工序顺序施工:
在前一层砌块锚固孔中置入锚固钢筋并浇灌混凝土----放置第二层砌块,且位置摆放正确----在第二层砌块中按设计要求置入锚固钢筋并浇灌混凝土----放置第三层砌块,且位置摆放正确----墙背碎石(碎石与土壤的混合物)填充(厚度0.3m-0.5m)----循环作业到墙顶,放置生态挡土墙(顶)(根据设计要求可以使用C20混凝土压顶,尺寸应该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置入锚固钢筋,浇灌混凝土(或按设计图纸用素混凝土压顶);
(5)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压顶(如有采用)每隔10米设置一条沉降缝,当使用生态挡土墙(顶)压顶时,则无需考虑沉降缝问题;